胡开尔

名士之风·王冕

名士之风·王冕

   《儒林外史》早早便提到,在一众酸腐迂朽的士人堆里,其实也曾出过一个光明磊落的名士,叫做王冕。

    王冕其人,其实没在正经的学堂里念过几年书,但他本人聪敏好学,年纪轻轻便熟通天文地理,经史上的学问,亦无一不贯通。他擅作画,后来亦以此谋生。

    他有大才,几语教诲吴王夺天下,一眼看透科举之鄙陋,若入世为官,当有将相之才。可他却厌恶这名利,甚至可以说害怕了,吴王夺得天下后请他做官,诏书未至,他已先弃世而去,归隐山林,难得踪迹。

    这样的人,若生于盛世,古今名士的名册上,大概也会留下他的名字,让我心向往之,还要赞他淡泊名利之风骨。可他偏偏生于元末乱世,这样可以说是逃避的行为,着实叫我不能理解,也曾一度觉得他懦弱。 

看遍了全书,便明晓那科举的弊端,于人们是怎样的苦难磋磨。奸臣当道,为官者欺压百姓,百姓为求改变命运投身科举。天下士人的一生都搭在这上面,有的终其一生不能得偿所愿,有的得到了,却又在大环境的驱使下,又开始草菅人命,徇私枉法。更因科举之路便由当年王冕所说“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,把那文行出处都看的轻了”,在天下只以文章定才名的大势下,本应是开放包容的文人思想,却逐渐变得麻木、僵化。他们贪嗔痴怨、荒唐造作、荒诞虚伪;他们上演着一场又一场滑稽的闹剧;他们冷眼看众生疾苦,却又演绎着众生百态。若是有人与他们稍有不同,便是天下第一号疯傻痴儿。

       然而,科举之制却势在必行。朝代更迭,王权覆灭兴盛,前朝之臣难以归顺,便如那危老先生一般倚老卖老,妄自尊大。可明朝当时的朝廷却急需人才。科举取士,考以四书五经八股文,后世看着的确是弊端苦多,然在当时的环境下,却的确是最有效率的方法,让当时的朝廷能够及时有效地选举自己需要的人才任用。善做诗词歌赋者未必长于经国;四书五经中却不乏为臣之道,为官之德。这样的法子,虽有弊端,却也是必取之道。

    即便有心,也无力更改,更不能更改。

    不是懦弱,是无奈,是不愿再见朝廷无人,百姓再逢乱世。

    而早早看透这一切的他,决绝地弃世而去。

   他画过一枝又一枝的莲花。莲者,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,向来为名士的象征。

  会稽山中有名士,双亲离世,无牵无挂,窥破世道,弃世而去,不得其踪。


想找一个地方存下自己的文章。

从前年纪小的时候匆匆写下,如有不至也请多多包涵。

 


评论(1)

热度(88)

  1.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